遁甲符应经 3卷 杨维德等撰 清抄本 PDF下载
书名:遁甲符应经
作者:杨维德等撰
版本:清抄本
大小:2.24MB
格式:PDF
页码:101页
价格:10元
联系:2113845641(微信和QQ同号)
《遁甲符应经》是出自《四库来收书提要》的一本历史著作。三卷,宋·杨维德等撰。杨维德字里生平不详,《宋史方技传》称其能传浑仪法。
《遁甲符应经》三卷不见于《束史·艺文志》,载于郑樵《通志》、钱遵王《述古堂书目》,并作三卷。马端临《文献通考》著录为二卷。此书以遁甲论行军趋避之用、百事凶吉,《四库来收书提要》称其书“立术精密,考较详明.宜五行之家所不废”。有《宛委别藏》本。
《遁甲符应经》三卷,宋·杨维德等撰。杨维德字里生平不详,《宋史方技传》称其能传浑仪法。《遁甲符应经》三卷不见于《束史·艺文志》,载于郑樵《通志》、钱遵王《述古堂书目》,并作三卷。马端临《文献通考》着录为二卷。此书以遁甲论行军趋避之用、百事凶吉,《四库来收书提要》称其书“立术精密,考较详明.宜五行之家所不废”。有《宛委别藏》本。
《遁甲符应经》,题宋杨维德等撰,真实作者尚待考证。尽管如此,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的《遁甲符应经》,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并未失传,如现今易学家刘文元先生创作的《奇门启悟》一书,书中详细以现当今案例为世人展示奇门遁甲的神秘之处现在易学界依然有许多熟练并掌握飞盘奇门与转盘奇门的易学家以及数不胜数的业余爱好者们,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奇门遁甲术历史可能殊为悠久。传闻黄帝是它的发明者。《太平御览》卷15引《志林》:“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这段记载多半是汉以后好事之徒的编造。然而,汉代却实实在在有了奇门遁甲术。《后汉书·方术传序》云:“又有风闰、遁甲、七政„„之术”。又注云:“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南北朝时,奇门遁甲更趋发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考汉志所列,帷风后六甲、风后孤虚而已,于奇遁尚无明文。至梁简文帝乐府,始有三门应遁甲语。《陈书·武帝纪》遁甲之名遂见于史,则其学殆盛于南北朝。”
毫无疑问,《遁甲符应经》乃是对前代遁甲术的整理和总结。 奇门遁甲以十干之中的“乙、丙、丁”为三“奇”,以八卦变相“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八“门”,因为十干中的“甲”最尊贵,不显山露水,“六甲”隐于“戊己庚辛壬癸”这六仪之中,而不占宫(与此相反,三奇和六仪置于九宫之中),故称“遁甲”。方技家以九宫为本,而纬以三奇、六曜、八门、九星,视其加临之吉凶,以为趋避。
奇门遁甲之术,其源既久,至宋朝愈为发达,传演者甚众。杨维德撰《遁甲符应经》就是奉仁宗敕而为,仁宗还亲自为之制序,可见当时遁甲术的兴盛。奇门遁甲本来就极为离奇,在它的传演之中,后人又将道家符之法搀杂进去,好奇者更是用它来谈兵,使得它越来越怪诞不可究诘,而它的面目也就愈来愈神秘、奇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