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渝主编: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 2008版 PDF下载

2025-05-2634




书名: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

作者:段渝主编

版本:巴蜀书社 2008版

大小:18.5MB

格式:PDF

页码:507页

价格:10元

联系:2113845641(微信和QQ同号)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是2008年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段渝主。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yon Richthofen)于1877年提出的,用以指称中国丝绸西运罗马的交通道路,并用以泛称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通线。长期以来,丝绸之路一直被认为是由长安出发,西北经河西走廊,出西域,至中亚,然后进抵罗马帝国的唯一的一条中西交流线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外学术界又确认丝绸之路还包括长城以北的“草原丝绸之路”和由东海至南海经印度洋航行至红海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从四川成都出发经云南至缅甸、印度和中亚、西亚的“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分为综论篇、交通篇、民族篇、贸易篇、青铜文化篇、中外文化交流篇六大部分来进行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所收录的文章有的是在不同期刊或论文集中发表过的,有的是首次发表,为丝绸之路研究论文中的精品。


目 录


综论篇

论繁蜀巢与西周早期的南方经营

金沙江:中国西部龙——金沙江文化论稿之一

巴蜀古代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

巴蜀文化在西南地区的辐射与影响

汉晋时期的中国“西南丝绸之路”

云南“滇东北”地区川滇间的文化交流线

从大理出土文物看蜀身毒道的开发

关于西南丝路东线问题的初步思考

先秦巴蜀与南丝路研究述略

交通篇

汉晋时代滇越道

南诏通安南道

南方丝绸之路滇越交通探讨

蜀布邛竹传至大夏路径的蠡测

川滇缅印古道初考

蜀身毒道路线考证

关于古代西南交通的几个问题

试论周秦汉时期中国西南交通

古代中国西南丝绸之路的走向

唐以前昆明的古道以及在历史中的作用

南方丝绸之路楚雄段论述

博南古道考说

民族篇

西南丝绸之路与民族走廊

论“民族走廊”及“二纵三横”的格局

跨生态的文化和政治扩张:古蜀与南中诸文化的关系

西南地区出土摇钱树与民俗

西南丝路上的古么些人与插竿挂肢葬

贸易篇

中西陆上古商道——蜀布之路

略谈秦汉时代成都地区的对外贸易

南方丝绸之路商贸货币探讨

试论南丝路货币

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云南商品货币

青铜文化篇

“南方丝绸之路”上发现的“立杆测影”文物

古代中国西南的世界文明——论商代成都平原青铜文化与华北和世界古文明的关系

商代蜀国青铜雕像文化来源和功能之再探讨

盐源青铜器中的“一人双兽纹”青铜枝形器及其相关问题初探

对盐源盆地青铜文化的几点认识

南丝路上的云南青铜文化

保山青铜器述略

姚安地区的青铜文化

滇西南地区的青铜文化

中外文化交流篇

蜀布与CinaPatta——论早期中、印、缅之交通

古代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以滇缅路为中心

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

古代中国南方与印度交通的考古学研究

战国至西汉时期滇池区域发现的西亚文物

滇越考——早期中印关系的探索

支那名称起源之再研究——论支那名称本源于蜀之成都

古蜀文明与早期中印交流

“老鼠嫁女”:从印度到中国——沿西南丝绸之路进行的文化交流事例之一

从中国至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一一篇来自印度的探讨

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印度历史证据阿豪马人迁居阿萨姆的路线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