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涛平:再现楚国 武汉东湖楚城溯源 2000版 PDF下载
书名:再现楚国 武汉东湖楚城溯源
作者:程涛平
版本: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版
大小:7.50MB
格式:PDF
页码:180页
价格:10元
联系:2113845641(微信和QQ同号)
《再现楚国:武汉东湖楚城溯源》是楚文化研究专家程涛平教授的重要考古学著作,2000年由武汉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武汉东湖磨山楚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为基础,结合文献考证与实地调查,系统重构了战国时期楚国都城郢都(纪南城)之外的重要陪都"鄂郢"的历史面貌,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维度。
遗址考古突破
通过对东湖磨山楚城遗址(1992年发现)的城墙基址、排水系统、宫殿夯土台的测绘分析,首次确认其为楚国经略江南的军事重镇。书中公布的36组出土文物(含青铜砝码、蚁鼻钱范)证实该城具有铸币、征税等行政功能。
历史地理重构
提出"双郢说"新论:
纪南城(江陵)为政治中心,鄂郢(东湖楚城)为控扼长江中游的军事经济枢纽
通过《鄂君启节》铭文与《水经注》互证,还原楚国"汉水-长江"防御体系。
复原研究方法
采用"三重证据法":
考古数据(如城墙走向红外遥感图像),文献记载(《战国策·楚策》苏秦说楚段落)
,民俗遗存(武汉方言中的楚语底层词),据此绘制《公元前4世纪东湖楚城复原图》,被湖北省博物馆采用为常设展陈基础。
楚文化研究
改写了"楚国重心在江陵"的传统认知,揭示楚国对江汉平原的系统经营。书中对楚城排水系统的研究(陶管与明沟结合),被列为先秦城市水利工程典型案例。
考古学方法论
开创的"微地形分析法"(通过5厘米精度等高线还原建筑基址),成为长江中游商周遗址研究的范式,应用于盘龙城等后续发掘。
文化遗产保护
直接促成东湖楚城遗址公园建设(2002年开放),其复原方案中的楚式阙楼、水门设计,成为当代楚风建筑的重要参考。
2000年初版附有84幅线图与彩版,包括:楚国青铜器纹饰与楚城出土陶器对比表,基于GIS的遗址三维建模图,明代《湖广图经》所载楚城记忆地图,2015年修订版增补了楚简《楚居》新释文与遗址土壤微形态分析数据。该书先后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全国文化遗产最佳论著奖(2006),其核心观点被写入《长江文明史》等通史著作。作为区域历史考古的典范之作,该书展现了多学科融合在古史重构中的强大生命力。